新闻中心

专家观点/孙若风:数字时代的非遗真传

 二维码 5
文章附图

专家观点/孙若风:数字时代的非遗真传

记者:陈莹编辑报道

作者简介  


图片


孙若风

文学博士,高级记者,博导。全国旅标委主任,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理事长,中央美院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首席专家。工信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委宣传部与兰州大学共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出版社顾问。

     

数字时代的非遗真传

  ——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非遗成都论坛的演讲

     

图片

      这些年来,每当互联网、数字化的新技术出现,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总会给予积极推动,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最近工信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国资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元宇宙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以鲜明的态度支持这些技术的应用,并加强引导和规范,相关政策和举措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发展与科技发展两个高潮的交汇处,文化高潮又是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换为动力。文化与科技历来密不可分,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历史上有的科技发明就直接产生于文化领域,有的则是出现在其他领域但很快在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应用和孵化,然后反哺社会,今天的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又重演了这一幕,而且更自觉、更精彩。2022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接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又强调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这些最高层级的关于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文件,为我们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遵循。两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从工作目标到重点任务,都特别重视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的目标,强调要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图片

       数字技术是记录、储存、传播的新符号体系,是一种新语言、新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技术是科技创新,也是文化创新。黄河是中华民族形成语言文字符号以及种种表达的摇篮。结绳记事、甲骨占卜,逐步向文字方向发展,文化发展草创时期这个重大创新过程,都出现在黄河流域,被视为中华文明之源的伏羲画卦也在这个流域经历了万年演绎。可以说,中国人是在黄河流域的场景中,练就了表达能力,创制了表达符号,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在黄河流域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非遗技艺和非遗审美,将是我们迎接数字时代的定力与动力。

图片

      从传播的角度看,数字时代黄河文化传承可分为历史表达、艺术与技术表达、事业与产业表达。

      首先是黄河历史表达。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历史的国度,记录传播符号的发明应用往往与记载历史的需要有关。中国古代学者就认为,伏羲画卦是为了记事。结绳记事则是大事系大结,小事记小结。甲骨占卜更是当时的“史书”。数字技术兴起后,在记录手段用于记录历史的“文化基因”作用下,很快用于历史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应用,从数字技术刚出现时国家实施对历史文化的数字化工程,到后来智慧化乃至于元宇宙相关技术,每一步都可以说是反应快、成效显著。在这方面,非遗与文物一样,表现出同步性。作为记录和传播历史的新符号体系,数字技术具有突出的工具优势:一是全面,“一网打尽”;二是立体,血肉饱满;三是智慧,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四是互动,主客共创共享。

      第二是黄河艺术与技术表达。艺术从来是最真实、最生动的表达,艺术也是语言的特殊符号系统。《尚书.尧典》描述了从“言”到“诗”、“歌”、“舞”的延伸过程: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音乐、舞蹈等是语言在情感驱动下形成的一个个新单元。艺术语言还可用于治国兴邦。从黄河岸边各个的图腾到伏羲一笔画乾坤,到《诗经》中的黄河作品,到孔子将《诗经》由史料变为教本,以六艺教导学生。莫不如此,艺术离不开技术的支撑,丝、竹、琴、瑟、钟、鼎,从民间到朝廷,从个人即兴抒怀到礼乐规制,艺术与技术如影相随。在技术使用上,我们的前人很早就提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揭示了技术既助力艺术也阻碍艺术的规律。中国美学是生活美学,也是生产美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区别于狄德罗的《科学、美术与工艺百科全书》,按照国外汉学家魏凤的观点,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士大夫的人文理念。今天的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集艺术与技术于一身,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的艺术哲学与技术哲学的统一,我们今天开展非遗数字化时坚持这个传统,才算是得到非遗的真传,这将对全社会各个行业的数字化发挥示范作用。

       第三是黄河文化的事业与产业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是第一位的,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责任承担起主体责任。在充分强调文化事业作用的同时,也可以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作用。在黄河文化传承实践中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让欣赏者通过市场的渠道、用消费的方式接受新的黄河文化表达,自掏腰包为黄河文化产品点赞,这种传承、接受更加自觉、更有主动性,对增进乡土文化价值认同意义重大。数字化时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获得新的机遇,也增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能力。比如民宿,经过这些年的市场探索和政府引导,其中很多部分已经成为非遗和乡土文化传习场所,特别是文旅融合之后,文化和旅游部对乡村民宿进一步提出了传承乡土文化的要求。而在利用数字平台方面,乡村民宿超过了城市民宿。目前一些地方采取“长藤结瓜”方式,串起分散的民宿以及乡村文旅产业,解决乡村文旅产业“小而散”的问题。

图片

       从融合的角度看,当前的数字化为新的非遗传承体系延伸了空间、拓宽了渠道,改善了结构:

       一是事业与产业。非遗历来是公共文化服务和特色文化产业、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数字化进一步成为维系二者的纽带,也成为非遗等乡土文化通达社区、浸润社会的毛细血管,网络化   推动星罗棋布的文旅产业与网格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共同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

      二是文旅与相关行业。围绕文化,已经形成文化与旅游融合、文体康旅融合、文化创意与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文化体育业、特色农业的融合,工文旅、农文旅、商文旅、学文旅、军文旅异军突起,这其中,数字化作为先进生产力要素,突破了种种体制机制障碍。在产业上实现融合的关键环节是文创,而文创的兴起与数字化息息相关,1P由互联网术语衍生为文创术语,说明了二者的深度关联,而非遗常常就成为这样的IP

      三是城市与乡村。非遗是乡村与城市共同创造与传承的“在地文化”,城乡与乡村在非遗传承上形成了前店后厂、前沿后方、前呼后应的格局。目前国家强调要做好乡村产业的“土特产”文章,也就是让乡村各类产业保留土味、彰显特色、做强产业链,而非遗常常是土味、特色的符号。数字化非遗不仅打通了城乡市场和公共服务,而且打通了城乡居民的文化世界。

     四是传统与时尚。正是以非遗为粘合剂和创新点,越来越多的城乡探索出网红与品牌、流量与留量、在地与在线、居民与游客、社区与社群、空间与时间的转化与融合。

     科技从来就是双刃剑,数字技术对于非遗也不例外。中央出台推动这些技术时总是对新的问题、风险有所警示和防范。在最近由五部委出台的关于推动元宇宙技术的文件,在提出要抓住种种机遇的同时,也指出了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信息安全、伦理规律问题。在非遗数字化进程中,可充分利用它跨地传播、跨时传播、跨人传播(通过数字平台、虚拟人、虚拟场景等,而不只是传承人)的优势,但是,非遗传播终究还是要见人、见事、见生活,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能在现场、在手把手、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中才能发生。它只能是传统方法的弥补而不是代替。虚拟人不能代替师傅,人工智能不能代替“心灵手巧”。

      要防止数字化带来新的问题,比如,在非遗资源的搜集、整理中,主观选择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的,但由此产生的“第二手问题就应正视。全方位作用于人的各个感官、神经系统乃至于五脏六腑,这是数字技术的长项,但我们也知道,只是好好地利用某个器官,静静地享受来自这一个通过的刺激,比多向、复杂的刺激更能体会到美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老子说“大音稀声”,庄子说“五色乱目”、“五音乱耳”,太满、太实,不留一点空间,不符合虚实相间的中国传统审美,数字技术尽管可以“无微不至”,但还是要学会“留白”。数字技术还在发展阶段,作为一种新的展现形式,目前把较多注意力放在这方面是可以理解的,但要防止一味炫技,防止形式大于内容,技术大于艺术。另外,在艺术表达中,我们一直主张形神统一,情景统一,主张典型化、个性化,这些也应在非遗数字化进程中充分注意。

图片

      我们正在一个数字时代,也正处在一个艺术时代,数字化与艺术化正相向而行,形成数艺化,进而共同向相关领域拓展、融合,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相信数字非遗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END-



备份图形1.png

文章分类: 新闻观察
分享到: